2021年3月27日,景林珞珈金融论坛第182-187期在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B249举办。来自中国银行研究院的熊启跃老师、中央财经大学的方意老师、厦门大学的纪洋老师、中山大学的张一林老师、上海财经大学的刘冲老师,以及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金融系的刘岩老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此次论坛由刘岩老师主持,我院部分师生也参加了此次论坛。
熊启跃老师带来了题为“竞争变化对银行净息差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中国银行业经验证据”的工作论文。为了使我国更好地评估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并对其影响采取更有针对性的监督,该论文深入探究了中国银行业净息差下降是否与行业竞争度的变化有关、竞争度变化对净息差的微观影响机制、竞争度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等问题。熊启跃指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净息差大幅收窄,2008-2018年降幅超过50个基点,显著拉低了银行的盈利表现,成为拖累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长的第一驱动因素,同时也增加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熊启跃通过介绍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巴西、台湾等国家及地区的银行业经营模式,得出了银行业集中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银行良性发展的结论,建议我国应改变多年来银行竞争度持续上升的局面,通过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平衡银行业经营效率和市场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推动银行业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方意老师讲述了题为“银行关联性的风险溢出与风险分担效应:持有共同盯市资产视角”的论文。方意指出由于银行业务之间存在着直接和间接关联性,导致风险溢出与风险分担效应,两者同时发生在银行抛售资产的过程中,且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相反。为证明此观点,方意举出了2002~2020年我国存款类金融公司有价证券数据变化趋势的典型事例。上市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表明,间接关联性对系统性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风险溢出效应存在且发挥主要作用,国有银行相对于民营银行、小规模银行相对于大型银行风险溢出效应更强。风险分担效应会随着外部冲击的增强而增强,从而削弱了风险溢出效应。方意认为监管部门应充分考虑间接关联性诱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将间接关联性指标纳入银行评估体系,同样商业银行也应重视间接关联性并将其纳入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纪洋老师报告题目是“金融科技与小微贷款——基于某代表性小微贷款公司逐笔放款数据的实证分析”。纪洋指出目前小微企业贷款普遍存在缺乏标准财务信息、单笔金额小、放款成本高等困难,并提出应利用规模效应集中管理,降低信息成本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具体方法是推动小微贷款公司应用先进的金融科技。接着纪洋老师介绍了“车抵贷”小微贷款的案例。该公司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营业务,业务模式为车抵贷,放款乘数取决于个人信用评估。2018年以来该公司引进了金融科技赋能的新型放款方式,以大数据风控与机器学习算法确定放款额度,此举增加了放款成数。在实证分析部分,纪洋构建实证模型,通过划分对照组与实验组研究该公司使用金融科技前后二十天的放款变化。得出的基准结果为:金融科技的应用在不增加利率与违约率的前提下,将增加抵押不足者的放款额度,这一点在历史订单较少的门店效果更加显著,并且大数据金融科技对货币政策敏感性较高。最后,纪洋总结道,金融科技具有处理大数据的天然优势,能够整合风险促进小微贷款的发展,因此应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处理“软信息”的优势。
张一林老师带来了题为“银行规模、信息特征与最有资本金要求”的工作论文。张一林认为,不同规模的银行适合服务的企业类型存在差异,大银行适合服务大企业,小银行更适合服务小企业,且相比于大银行,小银行的外部监督更困难,因此对小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应当高于大银行。通过选取银行甄别企业信息难易程度、企业质量分布、银行利润等变量构建数理模型,张一林发现,当资本金要求小于临界值时,银行更倾向于高风险投资;大银行偏好于向大企业贷款,监管者对小银行的外部监督会影响小银行与小企业的规模匹配关系。为实现最优监管,监管当局对大银行的外部监督应强于小银行,对小银行的资本金要求应强于大银行。
刘冲老师带来了题为“‘排斥’还是‘包容’:传统宗教文化与现代银行发展”的工作论文。该文章基于作者对金融发展存在显著的国别差异以及金融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文化革新的认识,探究了中国传统宗族文化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家谱数据、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等的分析,刘冲发现宗族文化越浓厚的地区,其银行分支机构越多,受教育水平更高、金融知识更丰富的居民对银行服务需求更多。
刘岩老师报告题目是“商业银行国有股权与关联性贷款行为特征研究”。刘岩指出,关联交易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手段之一,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理应通过公司治理对其关联交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研究中国商业银行的国有股权如何影响其关联贷款行为特征,刘岩基于“中国银行业数据库”(CBD)整合了223家银行的关联贷款数据,发现国有股权对商业银行关联性贷款行为有显著“扶持效应”,且呈现顺周期性,并随银行市场势力提高而增大;机制检验还显示,一个可能的机制为地方政府“土地金融”。
六位学者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热情洋溢的演讲风格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师生。大家各抒己见,在听取报告的过程中分别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形成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本次论坛引领学术前沿,使与会师生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收获良多。最后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落下帷幕。
(通讯员:卢婧韬 审稿:余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