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近日组织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等23个全国学会,出版了23卷学科发展研究报告与1卷综合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学科联合攻关、跨学科融合创新成为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学科交叉融合成必然趋势
近年来多种交叉科学研究在国内兴起,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等交叉科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
学科间交叉、融合,能够促使研究者打破学科划分,获得更广阔的视野。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宏波认为,当前学科间交叉融合在持续加强,各学科都朝着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技术的应用中,无可避免地涉及价值判断;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用实证方法克服单纯抽象探讨的不足。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张大庆介绍,在科学发展的早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为便于学习和研究,培根、笛卡尔以来的学者将学术进行了分门别类,这种划分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学科的交叉、融合仍是学术研究中的普遍现象。
学科交叉融合往往带来创新
学科的交叉、融合往往是创新的前沿领域,很多学者对此深有体会。由医学转到医学史研究的张大庆告诉记者,把人类学、社会学等方法运用到医学中,会有令人惊奇的新发现。比如,他所指导的研究生对医生进行跟踪、记录,发现了很多医生自身都没有注意到的有趣现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哲学部教授、《中国交叉科学》主编刘仲林一直从跨学科视角探讨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他认为,“学科割据”是现代中国科学与文化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整体性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其思想对现代学科交叉发展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学术界需要一场观念变革
交叉科学前景广大,但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现阶段交叉科学仍难找到自身的位置,需要通过改革排除制约其发展的诸多因素。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王昌燧提出,目前在科研基金等方面缺少对交叉科学的支持,旧有的学科划分方法不利于新学科的产生。
刘仲林也提出,除了缺少研究平台、阵地,缺少学科承认等因素制约着交叉科学的发展之外,对交叉科学理解的观念滞后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张春海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