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6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发展新动力研究》(16DZA006)在线上就“经济结构变迁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题研讨。项目首席专家、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联席主任叶初升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等16人参加了此次交流讨论会。
结构变迁与发展质量是观察一个经济体发展的两个重要视角,是衡量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维度。但是,在理论分析中,二者常常被分离开来。近年来,许多学者注意到,结构变迁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课题组成员罗连发副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目前关于结构变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两个理论机制的探讨:一是,结构变迁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效应,表现为经济体在非均衡向均衡的结构变迁过程中,具有产业结构软化效应,也就是说经济发展中的知识要素使用密度在提升;二是,结构变迁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负向效应,主要是因为结构变迁过快,也会导致产业结构空心化问题,即旧产业退出以后,新产业没有及时跟进,出现“效率塌陷”问题。在实证研究中,有学者使用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结构转变度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代理变量)的关系,得到了两者之间的倒U型曲线关系,从而验证了结构变迁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
课题组成员廖卓婷回顾与分析了需求结构变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文献认为,需求结构会影响消费结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等,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多重效应。
课题组成员就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主要包括: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迁衡量指标的科学性问题;产业内部的结构变迁问题;产业结构软化与产业结构空心化的测度问题等等。
最后,课题负责人叶初升教授对各课题成员的讨论进行了总结,并结合讨论对课题后续研究做了部署。他认为,结构变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都是当前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但目前关于两者的关系显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这一问题亟需新的理论突破。在理论层面,大多数研究仍然主要关注是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问题,而经济发展更多关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变,这就涉及到产业内部的纵向结构变迁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产业结构空心化问题,主要还是金融部门与实体部门的结构问题,课题可在发展中国家有效金融结构方面做深入探讨;在实证层面,有的研究仍以发达经济体发展的个例来提出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假说,这些个案可能并不适用于当前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课题研究应该更多地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曾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寻找特征性事实,并提出关于结构变迁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假说。此外,关于结构变迁的测度,最新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很多文献仅仅是简单地把产业结构中的一二三产业占比作为结构的测度指标,难以反映发展中国家真正的结构性问题,也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需要。特别是,我们应该重新反思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等使用广泛的指标对于衡量发展中国家结构变迁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通讯员:黄昱橙,审核:刘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