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上午,由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金融系、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及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景林珞珈金融论坛第226期在腾讯会议平台通过线上方式举行,中山大学林建浩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区间沟通、适应性学习与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的学术报告。讲座由金融系李斌老师主持,三十余名师生参加论坛。
该项研究基于公共信息的模糊性特征,定量分析了央行区间沟通对公众学习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林建浩教授向我们详细阐述了该项研究的研究背景、模型构建、影响分析等内容,同时也指出了该项研究的突破和政策启示。
首先,林建浩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当前中国宏观调控的政策背景。在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区间调控和预期管理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宏观调控新思路。林建浩教授指出,引导公众预期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关键,对公众的经济行为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具有重大影响。
接着,林建浩教授介绍了区间沟通和模糊性概念。央行通过信息沟通引导公众预期,而央行往往不直接告知关于未来经济形势和政策利率的明确信息,而是释放出可能的取值区间,即央行的区间沟通。因此,央行沟通存在模糊性,可能同时释放出宽松、紧缩和中性倾向的信号。
然后,林建浩教授具体介绍了该研究的模型。该研究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研究货币政策,利用包含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的凯恩斯模型,考察了央行采取区间沟通释放模糊性信息的影响。在所构建的模型中,央行释放关于货币政策冲击的模糊性信息,公众获得央行释放的公共信息以及公众自己获取的私人信息,由学习偏差和信息偏差共同导致了公众的预期偏差。
紧接着,林建浩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主要的研究发现。央行进行公共信息披露有助于减少公众认知过程中的信息偏差;当央行对未来冲击有准确判断却采用区间沟通时,模糊信息会阻碍公众对于货币政策冲击的认知过程,从而减缓公众的学习效率,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当央行对于未来冲击的判断不够准确时,适当的区间沟通则有助于避免错误引导所带来的福利损失。
林建浩教授的报告聚焦学术前沿,逻辑清晰,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该项研究基于适应性学习框架论证了央行沟通通过公众学习效应,从而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与会现场,大家各抒己见,针对中性信号的重要性、模型设定、参数意义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与会师生均深受启发、收获颇丰,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林建浩教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现任岭南学院副院长,教育部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执行主任。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兼任《金融学季刊》编辑部主任,《统计研究》编委。
(通讯员:周艺;审核:余静文、彭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