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下午,工商管理系教师党支部、工商管理硕士第1党支部和工商管理博士第1党支部联合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分为典型人物事迹学习、疫情防控感受分享和科研经验分享三项。从榜样人物身上大家获得了前进的动力,在老师、同学的分享与讨论中,大家真正明白了自己在为群众办实事、为国家谋复兴中的使命和担当。
活动在博士第1党支部的周颖同学的分享中拉开序幕,她分享了“耶鲁”村官秦玥飞的感人事迹。他2005年拿到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学成归来成为一名村官,创办“黑土麦田”公益项目,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他急村民之所急,丝毫没有“海归”的架子,和村民们同吃同住,受到当地村民的广泛赞誉。他说,“不可以忘本,能帮助更多像自己父母这样的普通中国人过上向往中的美好生活,那我可能算是‘小材大用’了。”君子通大道,所修在基层。正因为还有许许多多像秦玥飞一样的人无私奉献,愿意“躬耕于陇亩之上”,贴近大地为群众办实事,我们的祖国才充满着希望。
对于疫情防控,工商管理硕士第1党支部的黄元同学和崔晓敏同学分别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和感受。新冠疫情对于全国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重大影响,正是许许多多基层工作人员肩负着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民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两位同学都提到自己身边的“无名英雄”,或是尽职尽责督促村民疫情防护的村官,或是不顾自身安危坚持第一线的医生护士,他们的事迹都令同学们感到动容。
工商管理系教师党支部的涂乙冬老师为大家作了学术科研经验分享。他提到,一名好的研究者应当具备四大特征:批判创新能力、勤奋、聪明才智和人际能力。一篇好的文章也需要具备四大特征:重要性、新颖性、好奇心和实践性。涂老师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如何才能诞生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前期做好充足准备,投稿时也要有良好心态。最后,对于学生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他提到,应当是指导与合作并存,最终实现共生和共赢。学生应当多与导师交流,多多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才能获得最快成长。
在交流互动环节,同学们也积极向老师们提出自己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如:对于选题和投稿等重要工作,应该做好怎样的思想准备;如何提升自己的英文写作水平;如何拓展自己的学术合作关系等等。现场交流氛围热烈,同学们向老师提出了许多受关注的问题,老师们对于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为同学们的科研道路提供指引,并表示学院会尽可能地满足同学们的科研需要,同时也鼓励大家克服畏难情绪,多写多练,提高科研写作水平。
吕志栋同学作最后总结发言。三个党支部在本次党日活动中都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题作了分享,并进行了沟通交流。“我为群众办实事”并非是挂在口上的虚言,而应是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对于我们青年大学生,应牢记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寄托,拓展自己的眼界和胸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同时脚踏实地提高自身科研本领,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灿烂的青春乐章。
(图文:胡雨晴;审核:周娟)